您的位置: 城市头条网> 热点 >

郑州“7·20”特大暴雨 引发如何积极、科学、有效地应对极端天气的思考?

2022-01-11 12:01:13   北京商报

“不能等到雨水来了再想办法。” 2021年郑州“7·20”一场特大暴雨灾害,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在气候变化背景下,如何积极、科学、有效地应对极端天气的思考。在近日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,多位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从北京强化应急响应机制、完善防洪排涝工程、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和提升天气预报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。

防洪排涝

从硬件到软件

来自农业界别的政协委员,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主任、党委书记姚学祥提醒北京及周边的地势低洼地区:“城市副中心、大兴机场、雄安新区,这些地区能够用硬件解决的要用硬件解决,一时无法用硬件解决的,要强化软件投入,做好应急处置准备。”

市政协常委、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李昕建议,可以运用现代化暴雨洪涝仿真技术,进行全面模拟和系统分析,找出交通枢纽、水电气等生命线工程、学校、医院等重要区域,主要河道行洪能力、滞洪区等处的薄弱点,给出不同规模以及不同组合条件下城市洪涝风险图。在此基础上制定防御工程措施和相应应急预案,可以科学划定避险区域,为相关部门建立应急保障和救援体系、制定应急决策与响应预案提供科学依据。

“通过模拟测算,可以把城市易积水的点利用电子地图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标注,一旦下暴雨,它可以根据雨量告诉大家哪些地方容易积水,让大家尽量避开这些地点来保证安全。”李昕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。

此外她建议,要确保河道、水利设施、蓄洪区、排水渠道、排水泵站、大型调蓄设施、行泄通道等基础设施的安全和行洪能力。这一方面要全面梳理现状工程的实际能力,加快排查整治防洪排涝体系仍未达标的工程设施。另一方面,要按高标准和高质量建设和维护,夯实洪涝防治工程设施排洪能力。

“通州河道承担了全市90%的排雨洪任务,根据模拟,如城区发生像郑州那样的201毫米小时强降雨,通州大部分地区将发生1米深的积水,北运河下游入天津、河北段将发生积水深度超过2米的严重内涝。”李昕指出,要提升北运河下游排洪能力,促进下游防洪能力的整体提升,统筹解决好“上拦下排”问题。

城市更新

从“黄土不露天”到“海绵城市”

“钢筋水泥”往往是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,虽然固若金汤,却缺乏弹性。

市人大代表、海绵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杨中春谈道,“我们之前在城市建设中强调‘黄土不露天’,但这个强调‘坚固耐用’的概念对城市化的水文效应认识不足,造成城市内涝等一系列问题”。

“重大天气灾害提醒我们,要在海绵城市、数字城市等城市功能建设中,更加注重韧性城市的建设。我们的城市管理要尽快切换到适应极端天气增多的模式上。”来自经济界别的政协委员黄轶表示。

“海绵城市”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,充分发挥建筑绿地、道路水系统、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收、渗透、缓释作用,有效控制雨水径流,实现自然积存、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。比如,尽可能保留城市原有的河湖、湿地、坑塘、沟渠等天然“海绵体”,在人行步道左右两侧栽种植被,地面采用透水砖,这些都是海绵城市的具体表现形式。

“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消纳社区、交通道路上的积水,也可以为城市积攒地下水,打通这样的通道,有利于让城市的气候更加宜人。”李昕说。

杨中春补充道,海绵城市的建设目的除了节水、储水,整体生态涵养的作用同样重要。“生态涵养说的不仅仅是植物,微生物也是很重要的部分,在整个生态循环系统中的作用十分关键。利用微生物,还将净化水体,恢复整个水体生态系统。有了微生物之后,相信城市里的动植物也将更加丰富。”

据了解,2021年,北京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率达到40%以上。2021年重点工作情况汇编中提到,围绕“十四五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,北京统筹推进“保安全、多蓄水、复生态”,圆满完成年度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。这一年,北京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制度化巩固推进“清管行动”并延伸到村镇,治理断头管17处、积水点31处,试点开展村镇积水内涝治理。密云水库蓄水量创历史最高,平原区地下水位回升5.64米,建设50处休闲公园和小微绿地,不断提升城市品质。

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,在业内人士看来,技术上并不存在很大的难点,关键是如何让一座已相对定型的大城市具体推进。在这一路径上,杨中春建议,将海绵城市与城市更新结合,将其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板块推进。“比如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,增铺一些绿地、石子路,这样人与生态更好地和谐共处,我认为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涵。”杨中春说。

李昕也有同样的看法,她提到,要持续开展对新、老城区实施因地制宜的“海绵化”改造。一方面,结合老城区改造,强化社区、胡同周边集水设施的建设,就地消纳雨水。另一方面,在社区绿化区和马路两侧的绿化带,建设隐蔽式深蓄水槽,使其成为会吸水的“海绵”,实现快速、多点、分布式消纳社区和交通道路的积水,同时可以减少渍水对绿化植物的影响。

当前,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也正步入常态化、规范化和法治化轨道。北京商报记者从通州区了解到,到2022年,副中心海绵城市建成区达标面积将达35%,2025年达到50%。《通州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》已于2021年底印发,未来,通州区政府将统筹区内海绵城市建设工作,并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中。

应急处置

从预案到演练

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,黄轶表示,要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重要气候现象的监测、预警及预测,提升天气气候灾害综合防范能力,切实提升国家及地方减灾与应急管理能力。

姚学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,他工作所在的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,就是专门研究用超级计算机来模拟预报天气,不仅包括短期预报,也包括几个月、几年的长期预报。“随着预报中心相关工作的推进,我们的技术会越来越成熟,预报的水平会逐步提高。”姚学祥说。

在代表、委员们看来,在预报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仍待完善的情况下,应急预案就显得格外重要。黄轶表示,要健全应急预案体系,提升预警预测水平,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以及全社会的紧急动员机制,及时提升各种防控预案的等级,并进行相应的演练,综合运用超级计算能力、协调能力、调度能力,最大程度地化解极端天气灾害带来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。

“好的应急处置会减少灾难对城市的影响。”姚学祥表示,“目前的应急预案往往是针对常见的灾害,从来没有想过会发生一小时200毫米,一天1000毫米的降雨。而所谓‘极端’,就是会突破我们的经验和认知,一旦发生,各种问题会交叉出现。因此,需要不断完善、细化、升级预案,并加强演练。”(记者 杨月涵 吕银玲 王晨婷)

标签: 极端天气 积极 科学 应对

新闻速递

精彩推送

联系我们:55 16 53 8@qq.com

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版权声明  关于本站

京ICP备2021034106号-9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

城市资讯网版权所有,未经同意不得转载、复制或建立镜像